澳门基金会邀土生葡人会议 探讨全面收集澳民间艺术资源
为全面挖掘和整理澳门民间资源,保存澳门土生葡人的传统文化,澳门基金会邀请土生葡人代表与本地文艺志书编纂团队及文化部专家召开“十部文艺集成志书 • 澳门卷”土生葡人文化座谈会,冀共同探讨采集土生族群民间艺术素材的方向及具体工作,包括土生民谣、舞蹈、谚语、故事、戏曲、曲艺等等的範畴,冀得以保护及传承。
会议於本月十八日上午十时在澳门基金会举办,出席会议者包括土生葡人代表澳门土生国际联谊会谘询委员会主席麦健智、澳门土生协会理事长兼土生土语话剧团团长飞文基、澳门国际研究所秘书长卢文辉;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中心”)主任李松及文艺志书专家组樊祖荫、陈树林、冯明洋、陈浚辉、穆凡中;澳门基金会研究所黄丽莎处长及资助暨合作厅合作处郑妙思处长;澳门文艺志书各专卷主编邓景滨、谢少聪、张卓夫、胡国年、邓锦嫦、洪思敏,以及编纂组成员等约共三十人。
澳基会首先向土生葡人代表介绍了“十部文艺集成志书 • 澳门卷”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该部大型编纂出版项目旨在抢救本土民间文化,而澳门土生族群具有独特和悠久的历史,在社区生活中形成了各种题材的民间艺术,是澳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冀藉该套志书的编纂,全面整理有关资源。
土生葡人代表感谢澳基会以及中心启动该项目,而组织这次交流会是对土生葡人文化的重视。麦健智认为该项目开展非常及时,因许多传统文化都面临流失的危机。飞文基表示葡萄牙文化自十六世纪连同所航海路经各地的文化一同带到澳门,并在此生根,形成了多元丰富的文化,如土生土语话剧、土风舞、语言等等,都体现了澳门的中西文化特色。卢文辉建议有关民间资源整理後,考虑以中、英、葡语,甚至土语出版,对传承文化更具意义;他同时提出应整理各种已消失的儿时玩意,并进行访问及记录。
会议气氛热烈,各卷主编提出了相关问题,如土生葡人的民间故事的流传、土风舞的历史、土生葡人的界定、土生土语与土生葡语的分别,土生街头说唱文化,以及如何搜集世界各地土生葡人资料等等。并就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会者表示此次会议收获很大,也为下一步的编纂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土生葡人代表认为此项目很有意义,并表示乐於协助各卷组展开调研及整理。
李松主任强调,“十部文艺集成志书 • 澳门卷”中,每一卷都应涵盖土生葡人的文化素材;他同时指出,此项国家工程是以汉语为主,故所有葡语歌曲、歌谣等等均需要翻译成中文,甚至注上国际音标,有助更好地传承;他更欢迎土生葡人到北京,进一步了解文艺志书编纂的工作。澳门基金会表示,自二零一二年项目开展以来,澳基会及编纂组一直非常重视土生葡人範畴的资源收集,并组织了数次采访活动,部份卷目也分别收录了为数不少的相关资料,而此次会议为日後各卷采集土生文化建立了更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