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业逆转 议员倡扶持中小企,打造特产老号一条街
近年经济高速增长,中小企业和老字号却面对不少发展隐忧,昨日多位议员议程前发言均关注到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老字号”因种种原因结业、博彩旅游业扭曲本地人力资源供求、饮食业面对成本上涨,以及博彩业一业独大对其他产业带来的影响等。建议政府加强扶持,投放资源创造营商条件,让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以及“老字号”得以保存。
鼓励老店经营企业化
高开贤、郑志强指出,要实现经济多元,中小企是重要角色。中小企发展得好,多元经济亦随之有所发展。但目前,中小企在经营上却遇到不少束缚,尤其是人力资源不足,以及劳动法律制肘。当局审批外雇时,思维要开放些,眼光要放远些;并促请政府检讨劳工法,加快非全职工作制度立法。
马志成表示,澳门发展急速,不少本地“老字号”因为种种原因结业,敲响防止本土老店和地方品牌消失的警钟。他提出五点建议,倡政府制定措施,帮助特色老店传承发展,包括:做好对传统企业现状的相关调查;及早制定支持特色老店传承发展的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商舖增加支援性的援助措施;鼓励特色老店走向“企业化”经营及打造本地“老字号”或特产“一条街”的项目。
博彩业扭曲人资发展
关翠杏则强调博彩旅游业仍未能成功从“量变”过渡到“质变”,令本地人力资源发展遭到扭曲,大量外雇供应,严重窒碍本地人合理的薪酬调升和职业选择。若非担任博企管理层、前线庄荷或监场等雇员,工资增长远低於生活成本增幅,更要承受高楼价、贵租金、搭车难、生活空间受挤占的影响。在赌收下跌的经济调整期内,政府应考量经济发展规模对居民生活及城市空间的影响,以实现宜居城市的目标。
倡开发各区特色美食
陈泽武认为饮食业对推动经济民生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创造大量就业,也是产业多元的重要一元。一三年持牌食肆、酒楼、餐厅共一千六百六十三家,总收益八十一亿元,从业员五万三千六百人,占同期就业人口近一成五。近年租金及人资成本急升,对非博彩业的竞争力构成伤害。建议文化、旅游部门与相关社团合作,开发各区不同特色美食,在政府设施内平租予特色中小微企进驻;把旅游局、民署的同类职能整合成一个部门,在经济、文化等政策谘询架构,加入餐饮业代表;希望政府推出人手紧张相应的扶助措施,到位执行。
研世旅中心应具元素
区锦新表示,赌收连跌七个月,其积极意义在於为澳门经济发展敲响警钟,政府不能再沉醉於井喷式增长的博彩收益,下定决心在澳门发展产业多元,而不是把投资推到外地。澳门落实建设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商机甚大,政府必须认真研究世旅中心的应具元素,澳门现有甚麽、还欠甚麽?如何巩固和发展,如何构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