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交谘委郭敬文:盼大刀阔斧改革交通
澳门交通问题饱受批评,交通事务局昨日公布陆路整体交通运输政策二○一三年度报告,罗列八领域开展及推进共六十一项措施。交谘委郭敬文认为,报告未能很好地总结交通难题症结,更未见应对方案,难显政府击破困难的决心。呼吁新一届政府大刀阔斧地改革。群力智库理事徐承康则批评当局在轻轨、巴士、的士以及慢行系统上均“跳票”,交通问题积重难返。
深入探讨击破难题
郭敬文认同当局在交通运输政策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智能交通较为突出,如停车场资讯、马路状况做到即时化,加装天眼、优化违泊系统等收到成效,这些均在报告中分为八大类、六十一项措施整理出来。惜作为一份检视交通运输政策成效的报告,未有指出症结,“既然做了如此多措施,点解交通问题仍然是居民最不满意点?”
报告罗列的系列措施,仍有较大的提升和完善空间。例如报告提及为提高车辆管理,在某一停车场试行不同时段不同收费的方式,虽有一定成效,却未扩至其他车场。又如发展公交优先,“发财巴”与普通巴士如何定位,是否研判彼此产生的影响?
报告阐述巴士线路调整、增加班次上的努力,但为何高峰期搭车难仍无法解决?以慢行交通为例,虽有改善斑马线、行人路设置,但红绿灯设置呆板、阻塞交通的情况有否检讨?作为一份报告,理应找出问题症结,并提出解决方向、深入探讨击破难题,期望政府要有急民之所急的施政理念和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
轻轨问题竟“跳票”
日益恶化的交通问题困扰小城,徐承康认为这“烫手山芋”正愈来愈大。观乎报告在轻轨问题上显见“跳票”,在一一至一二年的年度报告中仍称轻轨第一期工程於一五年完工,一三年报告中变成“一六年氹仔段有条件通车”,澳门段更是完成无期,变相导致巴士、的士的辅助性质更重。报告亦未有正视高峰时段搭巴士难的问题,其中外地劳工与本地人争资源情况凸显,建议立例促请承判商自组车队接载劳工。
徐承康不满报告中以兴建停车场的数目增加,作为“管理车辆”的手段,认为此等做法无助控制车辆增加,相反会加速数量飙升,这个“交代”完全不能接纳。
慢行交通方面,虽然报告指出加装若干人行天桥,但在沙梨头一段已显失策,当局无视该路段每年均出现的“血的教训”,对街坊的反映毫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