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委员会就筹组澳门医学专科学院进行讨论
随着《医疗人员专业资格及执业注册法律制度》法案已完成业界及公开谘询工作,并将进入立法阶段,为有序地展开相关配套行政法规草案的谘询工作,尤其是医学专科学院及专科认证制度的筹组工作,医务委员会邀请了实习医生培训委员会林韵玲主任、筹组澳门医学专科学院工作小组熊志添及赖福明顾问列席会议,并由熊志添顾问介绍香港医学专科学院的历史背景、发展沿革、专科医生培训制度,以及就卫生局筹组医学专科学院的进度及相关情况听取委员会的意见及进行互动交流讨论。
医务委员会李展润主席表示,熊志添顾问是香港麻醉科医学院院士,从事麻醉科专科医生职务30多年,自1996年至今一直担任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多个委员会的委员职务,并於2004年至2011年担任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副主席(教育及考试事务)。在医务行政、医院管理及专科医生培训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经验,而赖福明医生是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自1991年任职於香港医院管理局,先後担任香港伊利沙伯医院行政总监、港岛西医院联网总监及玛丽医院行政总监,具有超过三十年的医院行政管理经验。凭藉两位顾问丰富的专业经验,为学专科学院筹组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事实上,医务委员会下设的医生专责小组曾多次会议进行讨论,对於专科医生的培训制度及资格审核标准,初步已确立未来的专科类别合共约34个专科,主要是根据现行专科实习医生培训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澳未来的专科医疗发展而作出了相应调整,与此同时,专责小组亦关注到目前公、私营医院的专科培训并未统一,在新的专科培训制度未实施前及现存专科医生的过渡问题,均作出了深入讨论,并将有关意见交予筹组澳门医学专科学院工作小组进行跟进及研究。
筹设医学专科学院 建立统一医学专科培训制度
熊志添顾问表示,筹组工作小组经收集所得意见及检视本澳两间医院的专科培训制度,初步已确立了一些方向及具体框架,首要是筹设医学专科学院,并要建立一套统一的医学专科培训制度,统筹全澳的专科医生培训计划,推动专科医生资格认定,以及专科医生持续医学教育等工作。
赖福明顾问补充,未来专科医生的培训计划将会更规範化,且基本的规划内容将会参考香港医学专科学院的模式,但不会完全套用,因未必符合澳门的实际情况,故会继续听取医院各专科部门的意见,加以调整。又正如香港医学专科学院成立初期对处理老专家(Grandfathers)的认可准则,也不能全数套用在澳门的情况,因两地的背景有差异,但大前提是不能订得过严或过宽,需要很谨慎处理,因会影响到专科医生资格授予的认受性。
设立医学专科学院 提升本澳专科医疗水平
李展润主席重申,本澳公立医院已有很成熟的专科医生培训制度,并运行了二十多年,主要的培训模式是参考葡萄牙的体系,而镜湖医院亦有专科医生的培训,但主要是参考内地的培训模式,两者确实存有差异,相信日後医学专科学院的建立,将会统筹公、私营的专科医生培训工作,使培训制度更规範及有序地实施,由於在设计及构思未来专科医生培训计划上,有需要听取医院相关专科部门医生的意见,以完善有关培训计划,故将会於短期内举办座谈会,并邀请三间医院的医生出席,以听取及收集相关意见,使筹组工作小组能更有序地展开相关规划工作。对於私人执业的医生,日後将可透过考核的机制进入专科实习培训。
李展润主席亦很认同赖顾问有关订定老专家认可准则的意见,事实上,澳门早期的私人执业医生主要来自内地,他们在国内的医院已从事专科的工作,但并没有很规範的培训制度,来澳後在私人医务所执业至今,但能否被授予专科医生资格,需要很审慎处理,故未来的医学专科学院在处理老专家认可的问题上,应秉持严谨及具认受性的原则作为审评标准。
会上,各委员一致赞同成立医学专科学院的必要性及急切性,认为专科学院的设立,将有助促进本澳医学专科发展,也为年青医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创造更有利条件,提升市民对本澳专科医疗水平的信任度及认受性。各委员在会上踊跃发言,尤其是较关注未来医学专科培训计划、专科持续医学教育、处理老专家、专科医生过渡问题等提出意见及建议,并希望筹组工作小组能继续听取及收集持份者意见,使有关医学专科制度的建设符合本澳实际需要。
出席是次会议包括医务委员会陈亦立副主席、梁佩珊秘书长、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罗奕龙顾问、委员陈泰业、郭昌宇、莫蕙、陈新、周华、陈锦鸣、容永恩、余建栋、陈颖茜、郑成业、张振荣、张海瑞、蔡炳祥、范黄有霞、何舜发、叶炳基、金美君、龚树根、郭昌能、郭潮辉、刘弋云、李雪龄、李伟成、林哲正、陈良、罗肖金、Mário Évora、施绮华、白琪文、石崇荣、田洁冰、王静华、余斌、李雪屏顾问及Rui Amaral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