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广海湾拟建粤澳经济区 江门倡推动江澳多元发展
澳门与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中山翠亨的区域合作正逐步推进。广东人大代表团团员、江门市长邓伟根表示,江门市正借全国“两会”东风,计划向大会提出将大广海湾经济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粤澳合作经济区的建议,希望国家支持探索澳门自主开发程度较高的合作模式,建立粤澳合作协调架构,推动两地在旅游、金融、经贸、新兴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多层面、多元化的合作发展。
粤澳合作新平台
邓伟根介绍,大广海湾经济区是广东省最大的经济区,是江门未来发展的重大平台。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西部沿海大通道的建设,以及广东省“珠西”战略的大力推进,大广海湾将成为未来粤港澳合作延伸的腹地,以及粤西和大西南连接珠三角核心圈层和港澳地区的黄金通道,非常适合作为新时期深化粤港澳合作的新载体。特别是为贯彻中央深化粤澳合作的战略部署,江门与澳门专门就推进大广海湾的开发建设进行了接洽,双方在“按照将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需求与江门市资源优势相结合的思路,两地政府携手合作,共同争取将大广海湾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粤澳合作新平台”方面达成了共识。
澳拓多元提空间
目前,江门市正借全国“两会”东风,计划向大会提出将大广海湾经济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粤澳合作经济区的建议,希望国家支持探索澳门自主开发程度较高的合作模式,建立粤澳合作协调架构,探索利益共用机制,赋予大广海湾经济区海关特殊监管、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推动两地在旅游、金融、经贸、新兴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多层面、多元化的合作发展,这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澳门正致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大广海湾是港珠澳大桥通车後的第一腹地,也是珠三角沿海开发强度最低、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整个区域五万吨级的港口可建四十个以上,川岛具有建设三十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港的条件,可弥补澳门作为“自由港”而港口辐射能力不足的客观制约,延展澳门的会展、金融、物流、休闲旅游、管理谘询等产业优势,为澳门多元化发展提供空间。
助澳建世旅中心
另一方面,随着大珠三角发展能量的进一步释放,粤港澳合作这一广东独有的制度政策优势亟待创新深化。在大广海湾推进粤澳合作,把澳门的发展需求和内地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满足澳门共建优质生活圈、突破CEPA“小门”、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等需求,特别是合作推动澳门按国家战略建设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是广东支援澳门、澳门服务国家、实现广东新时期新的发展优势的创新之举。
华侨资源好利用
邓伟根认为,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通车後,香港、澳门、江门将成为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江门与澳门具有地缘区位优势,更重要是澳门有四分一人为江门籍贯,特别是行政长官崔世安也是江门新会人,江门与澳门有很好的人脉关系及人文基础,加上澳门资金庞大,但空间有限,江门正为澳门发展多元经济提供合作及对接空间,尤其是江门打“翻身战”的着力点大广海湾区,希望透过强化与澳门的合作,打造成为继南沙、前海、横琴後的第四个平台,并与前三个平台错位发展,“别人强的没必要去争,做别人没有或别人较弱的,江门最大特色的就是‘侨’资源,问题是如何利用好。对比中山翠亨,江门有出海口及港口,更有五邑大学及强大的华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