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胶虾投诉 食安懒理

22.07.2015  14:20

   工联议员办事处日前收到居民投诉,疑在街市购买到注胶虾,事主黄女士先後向食安中心和带备问题虾向街市稽查反映,冀即时封存问题虾,避免再有人购买或进食。但当时却有人回应“做唔到嘢”,既无收取问题虾送验,也未知有何行动,令事主“火滚”,认为部门对突发食安问题反应迟缓,难保障公衆食安。民署表示,收到居民投诉後随即处理,惟需时查证,正进一步排查中。

  藏大量果冻状物

  事主黄女士上周四下午四时许到佑汉街市购买五只急冻虾,回家准备煮食,破开虾只时,却发现虾头和虾身内有大量果冻状物质,绝非平日虾身会有的物质,担心食坏人,故没有烹煮食用。她当时致电食安热线投诉,并留下联络方式,并带上问题虾向街市稽查反映。

  无阻问题虾出售

  黄女士称,虾身物质十分可疑,食用後可大可小,一再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及时封存问题虾,避免其他人购买後进食,但有关部门未有任何回应和行动,亦无抽取问题虾样本。她质疑食安部门的处理手法,除了没有及时阻止问题虾出售,居民也无法得知虾身果冻状物质究竟是何物。

  应即抽样本化验

  工联社会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林宇滔指,居民不厌其烦向有关部门及到街市向当局反映问题,都是希望避免问题食品被人食用,注胶虾事件内地流传多年,近日又再出现。有关部门可能忧事主一面之词,但专责食安的部门收到有关投诉,应即时派员到街市抽取样本化验,进一步了解和追查事件,给居民回覆。食安部门经常对外说有怀疑问题食品可直接反映,但今次有居民亲身投诉,更愿意提供充足资料和相关问题食品,但部门却如此处理,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谣言,并让居民释疑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