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收获丰 

21.07.2017  00:56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协办的“第一届港澳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本澳有十五名学员参与是次活动,并经过五天丰富的学习和体验行程,於七月二十日圆满完成在杭州的考古学习之旅。

是次“第一届港澳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与“第十届北京大学考古暑期课堂”於七月十七日同时在杭州市良渚博物院举行开课仪式。国家文物局国际组织与港澳台处处长朱晔、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和良渚遗址管委会主任李新芳出席并致辞。

来自澳门和香港的各十五名学员,与来自内地二十九个省的二百一十九名中学生,共分成二十三个小组,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硕士和博士生带领,在杭州参观了良渚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实地考察了安吉八亩墩越国大墓及印山越国王陵等遗址,并在考古工地亲身体验考古发掘。课堂还安排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以“文化遗产有什麽用?”和“寻找消失的王国——良渚古城考古”为题,深入浅出地向学员讲解文化遗产和考古知识,内容动静结合,丰富充实。

国家文物局处长朱晔在总结考古暑期课堂时表示,本次是国家文物局主动开展的第一个港澳青少年活动,希望作为港澳青少年文化遗产科普教育的品牌项目,喜见澳门的中学生对此活动反应热烈,共二百多人报名,而获选参与课堂的十五名学员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求知欲,令人印象深刻,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澳门青少年关注国家和澳门的文化遗产,并且提升有关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

澳门学员代表马惜怡在发言时表示,她和其他学员都十分喜爱中国历史文化,也对考古有着浓厚的兴趣,以往只能透过书本或媒体来认识,这次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到考古学家的工作,也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