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年度澳门文学作品选》及《二零一二至二零一四年度澳门演艺评论选》入选作品名单公布
07.10.2015 18:38
本文来源: 文化局
序号 | 作者 | 入选作品名称 |
1 | 小澳胞 | 《落单的我们的初恋故事》 |
2 | 五月晨逝 | 《影子》 |
3 | 太皮 | 《荷官欧阳家明》 |
4 | 水月 | 《交往中但保有交友空间》 |
5 | 王艺霏 | 《炒家》 |
6 | 古冰 | 《吸血鬼与剪刀手》 |
7 | 吕志鹏 | 《遇》 |
8 | 李宇梁 | 《拜托》 |
9 | 李烈声 | 《冰钓》 |
10 | 李尔 | 《退休荷官》 |
11 | 孟京 | 《致结局》 |
12 | 《孤独国王之女》 | |
13 | 泰来 | 《剩一只残躯》 |
14 | 寂然 | 《伏虎》 |
15 | 梁淑淇 | 《纯爱》 |
16 | 《开始之前》 | |
17 | 清水河 | 《错爱》 |
18 | 深林 | 《宝贝》 |
19 | 陈志峰 | 《无题》 |
20 | 陆奥雷 | 《五月的歎息桥》 |
21 | 紫菱 | 《衣蛾》 |
22 | 嬉水池 | 《距离》 |
23 | 鏏而 | 《遗留在山上的……》 |
24 | 苏丽欣 | 《平行时空──复制》 |
序号 | 作者 | 入选作品名称 |
1 | 川井深一 | 《河流的隐喻》 |
2 | 五月晨逝 | 《幻影》 |
3 | 公荣 | 《“图文并茂”的家书》 |
4 | 太皮 | 《旧游杂忆》 |
5 | 文思 | 《咖啡》 |
6 | 水月 | 《曾经,你们一起看电影》 |
7 | 王祯宝 | 《老先生也走了》 |
8 | 石城 | 《母亲》 |
9 | 何玛丽 | 《凤眼果之忆》 |
10 | 吴志良 | 《我心中的澳门》 |
11 | 吴淑钿 | 《得失与公私》 |
12 | 李展鹏 | 《你的身体不是你的》 |
13 | 李烈声 | 《港澳轮渡》 |
14 | 李嘉曾 | 《我想穿越》 |
15 | 李懿 | 《伊丽莎白.罗素夫人》 |
16 | 沈尚青 | 《传承与交流》 |
17 | 谷雨 | 《Saudade》 |
18 | 卓君 | 《澳门人的发财梦》 |
19 | 孟京 | 《暖如冬阳的男孩》 |
20 | 承钰 | 《母亲的承诺》 |
21 | 林中英 | 《老》 |
22 | 林蕙 | 《彩姐》 |
23 | 花语 | 《内心其实有点荒芜》 |
24 | 初一 | 《达官贵夫人尤应当如薛宝钗》 |
25 | 柏基 | 《诀别》 |
26 | 流星 | 《三看〈红色娘子军〉》 |
27 | 秋叶 | 《因为姆明》 |
28 | 贞娅 | 《十五的月娘》 |
29 | 凌谷 | 《勿读无益之书》 |
30 | 唐可璐 | 《练功裤的故事》 |
31 | 殷立民 | 《“敌国肉"》 |
32 | 袁绍珊 | 《昆虫盛宴》 |
33 | 张进萍 | 《复活节.复活草》 |
34 | 梯亚 | 《网购爱情》 |
35 | 清水河 | 《怀念一种忠诚的动物》 |
36 | 踱迢 | 《沿溪行》 |
37 | 许均铨 | 《你遇到贵人》 |
38 | 郭济修 | 《重访缅甸》 |
39 | 陆奥雷 | 《搬家》 |
40 | 曾国坚 | 《“死佬皮鞋"》 |
41 | 程祥徽 | 《一副对联引出的故事》 |
42 | 咏青 | 《我的大学最难忘》 |
43 | 贺越明 | 《“青楼"的前世今生》 |
44 | 黄坤尧 | 《邓芬与杨娟》 |
45 | 黄慧忻 | 《错过就是错过》 |
46 | 杨楚枫 | 《一个美国警务人员之死》 |
47 | 刘居上 | 《阳明书院前的遐想》 |
48 | 遨翘 | 《邮轮上遇到不速之客》 |
49 | 穆欣欣 | 《爱上澳门的钱纳利》 |
50 | 双飞燕 | 《上海人的泡饭情结》 |
51 | 谭健锹 | 《左手神圣,右手世俗》 |
52 | 鏏而 | 《迷路人语》 |
序号 | 作者 | 入选作品名称 |
1 | 小曦 | 《消失的名字》 |
2 | 川井深一 | 《肉肉团圆》 |
3 | 五指 | 《当星光荡漾在夜空时》 |
4 | 太皮 | 《我的女人》 |
5 | 安弥 | 《出走》 |
6 | 作业 | 《潮汐,一场嬉戏》 |
7 | 《未命名》 | |
8 | 吕志鹏 | 《世遗风景之东望洋炮台》 |
9 | 《世遗风景之大三巴牌坊》 | |
10 | 《三盏灯偶想》 | |
11 | 李懿 | 《无题》 |
12 | 周永华 | 《简单的爱情》 |
13 | 林海玲 | 《马航失联事件》 |
14 | 祁紫 | 《夜色》 |
15 | 雨不停 | 《春运》 |
16 | 思彦 | 《镜像》 |
17 | 流星子 | 《这些年来》 |
18 | 凌谷 | 《月亮的奥秘》 |
19 | 《记忆中的你》 | |
20 | 海芸 | 《夏日掘路》 |
21 | 《今夜,我们必须倒数》 | |
22 | 袁绍珊 | 《十月初五的康公庙》 |
23 | 《两部电梯》 | |
24 | 《大澳与奥特莱斯》 | |
25 | 陆奥雷 | 《来到末世,阅读和写作还有何意义?!》 |
26 | 《无诗意时代中的诗人意志》 | |
27 | 雪堇 | 《桃花岗》 |
28 | 《发展》 | |
29 | 贺绫声 | 《拔牙记》 |
30 | 《失联(散文诗)》 | |
31 | 黄坤尧 | 《相逢在台北》 |
32 | 《撕裂》 | |
33 | 微风 | 《雨夜》 |
34 | 枫灵 | 《萤火》 |
35 | 诗子 | 《三月有雾》 |
36 | 漠涯 | 《一个水瓶的墓志铭》 |
37 | 《一只斑鸠的伴随与等待》 | |
38 | 鸣弦 | 《迷失雨境》 |
39 | 《寂寞城市二十五分钟》 | |
40 | 刘居上 | 《我只是个平凡的渔女》 |
41 | 卢杰桦 | 《接机大堂》 |
42 | 《行诗之急板》 | |
43 | 谭俊莹 | 《他们拥有海岸,形状是镰刀》 |
44 | 鏏而 | 《梦游京城》 |
45 | 《挂着……》 |
序号 | 作者 | 入选作品名称 |
1 | 王国钊 | 《贺“陈颂声诗书艺术展"展出成功》 |
2 | 《贺缅华笔会成立》 | |
3 | 《登黄鹤楼》 | |
4 | 五指 | 《风尘》 |
5 | 《良辰》 | |
6 | 《青松》 | |
7 | 任风尘 | 《卜算子.外劳有寄》 |
8 | 《南浦月.重阳文聚》 | |
9 | 《蝶恋花.诗聚爽约》 | |
10 | 余泽平 | 《除夕夜有感》 |
11 | 《忆江南.松山看镜海》 | |
12 | 《怀念母亲》 | |
13 | 李烈声 | 《浣溪纱.贺冬春轩翁获勋章》 |
14 | 《忆鹏翥先生》 | |
15 | 李祥立 | 《鹧鸪天.中国梦与爱国爱澳》 |
16 | 《贺陈颂声教授九秩开一》 | |
17 | 《弦月》 | |
18 | 周荐 | 《甲午海战百二年忌日游刘公岛》 |
19 | 周永华 | 《鹧鸪天.赞民族斗士李锐先生》 |
20 | 林宜扬 | 《苏幕遮.故乡怀》 |
21 | 《鹧鸪天.滇鲁甸地震有寄》 | |
22 | 《八声甘州.贺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 |
23 | 洪斯坚 | 《终南山》 |
24 | 《樱季》 | |
25 | 《指南宫》 | |
26 | 范逸文 | 《隔浦莲近拍.野泽新荷》 |
27 | 《江城子.题冬春轩〈兰蕙亭随笔〉卷末》 | |
28 | 《秋蕊香.野菊》 | |
29 | 徐国诚 | 《同窗故里来》 |
30 | 《拜读王国钊锺一晖〈镜海嘤鸣集〉》 | |
31 | 《新西兰澳门之友国庆联欢得句》 | |
32 | 高德光 | 《六幺令.中华民族抗战七十七周年祭》 |
33 | 《高阳台.登黄鹤楼》 | |
34 | 《回归十五周年颂》 | |
35 | 康宁英 | 《黑沙村》 |
36 | 张卓夫 | 《文友迎春联欢志盛》 |
37 | 《挽中国楹联学会孟繁锦会长》 | |
38 | 《观吴仕明书法展》 | |
39 | 许均铨 | 《步高德光词长韵和〈黑沙村〉》 |
40 | 《贺缅华笔友协会成立》 | |
41 | 《远去的唐人村》 | |
42 | 许云 | 《甲午春上瑞德贡大金塔有感》 |
43 | 《步高德光词长韵和〈黑沙村〉》 | |
44 | 麦丽婵 | 《咏梅》 |
45 | 《春风化雨》 | |
46 | 《咏竹》 | |
47 | 程祥徽 | 《步韵和海南岛琼州学院李景新教授“大美青海行"三首》 |
48 | 黄坤尧 | 《白云雅集和曾敏之诗意》 |
49 | 《如梦》 | |
50 | 《北京书展及〈澳门文学丛书〉新书发布会》 | |
51 | 杨百川 | 《贺何敏公恩师九十七岁寿辰》 |
52 | 《平安夜有感》 | |
53 | 刘付华 | 《访珠海八十八岁诗翁陈燕山》 |
54 | 《燕翁长院(顶针格)》 | |
55 | 《参观赌场戏作》 | |
56 | 刘居上 | 《咏荷三题》 |
57 | 刘晓云 | 《〈二〇一三澳门文学作品选〉发行晚宴即兴》 |
58 | 《奉和高德光词长〈黑沙村〉》 | |
59 | 《蝶恋花.甲午仲秋至郑宅猜谜欣逢〈郑观应家训研究〉新书发行》 | |
60 | 潘仑山 | 《秋夜感怀》 |
61 | 《时事感怀之梦幻》 | |
62 | 《小城梦随想》 | |
63 | 郑存耀 | 《沁园春.客途寻梦》 |
64 | 《陈颂声先生九秩开一荣寿》 | |
65 | 《金缕曲.九日》 | |
66 | 郑国锐 | 《夏夜情怀》 |
67 | 《过采石矶》 | |
68 | 《观江门林沾礼先生书画展偶成》 | |
69 | 邓景滨 | 《七绝》 |
70 | 戴树明 | 《悼萧志华诗长》 |
71 | 《夕阳红》 | |
72 | 缪泽中 | 《澳门春意》 |
73 | 《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 |
74 | 《南韩板门店战争博物馆感怀》 | |
75 | 薛荣轩 | 《郑观应颂》 |
76 | 《赏桂》 | |
77 | 《蝴蝶兰异想》 | |
78 | 锺一晖 | 《〈兰蕙亭随笔〉拾趣》 |
79 | 《荷颂》 | |
80 | 《荷塘月色》 | |
81 | 锺振翔 | 《瞻仰李白墓》 |
82 | 《临江仙.吊项王》 | |
83 | 《谪仙雄才震番邦》 | |
84 | 罗不凡 | 《迎月》 |
85 | 《荷花》 | |
86 | 《流浪客》 | |
87 | 谭任杰 | 《如梦令.刘居上〈抱真集〉题句》 |
88 | 《鹧鸪天》 | |
89 | 《金镂曲》 | |
90 | 谭健锹 | 《望海潮.甲午中秋登东望洋山》 |
91 | 苏树垣 | 《甲午随笔》 |
92 | 《梦醒元宵》 | |
93 | 《临江仙.澳门烟花节》 |
年度 | 序号 | 作者 | 入选作品名称 |
2012 年度 | 1 | 小吖 | 《外行人看京剧》 |
2 | 《〈末代贵妃〉的一点观后感》 | ||
3 | 李宇梁 | 《〈hamlet b.〉──To be or not to be?》 | |
4 | 《评〈哥本哈根〉》 | ||
5 | 李展鹏 | 《经典,可以这样玩──谈〈贾宝玉〉》 | |
6 | 周树利 | 《〈世界末日到了吗?〉观后感》 | |
7 | 沓靖 | 《夕阳之后》 | |
8 | 《基本合格的原味》 | ||
9 | 泰来 | 《大大咧咧新春喜戏──轻松看〈好姐卖粉果〉》 | |
10 | 《〈修罗道〉四人角力──加尾巴点破重心》 | ||
11 | 秦嘉杰 | 《月艳如火 喷薄欲出──评卢晓薇〈闫月〉阴性演绎欲望层次》 | |
12 | 《务平其权 无枉其性──评刘雅雯〈Love/Home/Barbie〉游戏建构平等意识》 | ||
13 | 杨易 | 《世界末日到了吗?》 | |
14 | 乐纷纷 | 《志节高尚的人在哪里里?》 | |
15 | 《有缘欣赏了一出好戏──佛缘粤剧〈西游记〉之真假孙悟空》 | ||
2013 年度 | 1 | Cola | 《疏离还是投入──看〈金龙〉》 |
2 | 伫游 | 《“儿童剧”的目的是甚么?》 | |
3 | 李宇梁 | 《〈旱・雨〉──好看不好看?》 | |
4 | 《〈长夜漫漫路迢迢〉──相爱却不相亲》 | ||
5 | 李展鹏 | 《澳门剧场的“社会转向”──谈艺术节的四个本地作品》 | |
6 | 周凡夫 | 《杨光奇的“微模音乐”》 | |
7 | 沓靖 | 《无能为力的一封信》 | |
8 | 泰来 | 《人妖间的情爱慾──观中国国家话剧院〈青蛇〉》 | |
9 | 踱迢 | 《二○一三澳门首季剧场回顾》 | |
10 | 莫兆忠 | 《“第二十四届澳门艺术节”观演笔记》 | |
11 | 乔亚 | 《记忆的习作──谈〈Preserving Happiness〉》 | |
12 | 《现实与虚幻之间──〈谁怕吴尔芙?〉观后》 | ||
13 | 雅诗 | 《节目丰富,但欠亮点──浅谈第十二届澳门城市艺穗节》 | |
14 | 刘fefe | 《值得深究的是?──〈喝彩〉及本澳音乐剧初探》 | |
15 | 乐纷纷 | 《人生的回忆重要吗?》 | |
16 | 潘淑盈 | 《影落此城,晚风下的滋长》 | |
17 | 糊涂 | 《音乐剧场的示范──评《我们的光荣路》 | |
2014 年度 2014 年度 | 1 | Cola | 《从〈全民比萨〉看剧场的社会意义》 |
2 | 李宇梁 | 《那一夜,场面与文字争艳──进念・〈半生缘〉》 | |
3 | 《光影里徜徉的〈咏舞南音〉》 | ||
4 | 李展鹏 | 《我城的前世今生,旧屋的歧视轮回──谈〈威尼斯人想买楼〉》 | |
5 | 周凡夫 | 《查尔特斯为舞而〈舞〉梅田宏明科技“非”舞──评澳门艺术节两个与今日舞蹈世界接轨的节目》 | |
6 | 《意葡两地合唱团带来意外惊喜》 | ||
7 | 周树利 | 《爱之越深 痛之越切──“话剧比赛二○一四”观后感》 | |
8 | 沓靖 | 《痛心》 | |
9 | 《杂谈〈降E大调三重奏〉》 | ||
10 | 朗月 | 《莫失莫忘・半生缘》 | |
11 | 徐薏 | 《土生土语剧讽刺时弊 录像走向幻想世界》 | |
12 | 泰来 | 《〈浮沙〉角色难驾驭 剧味不浓》 | |
13 | 纸鹞 | 《离开不离开──小城实验剧团〈戏〉观后》 | |
14 | 梁倩瑜 | 《舞台背后,生活依然 评〈Off / Site・在场〉──环境创作及演出》 | |
15 | 乔亚 | 《艺术如何走入社区?──从“艺术候鸟联盟”想到的》 | |
16 | 《关于〈照相盲人〉的胡思乱想》 | ||
17 | 乐纷纷 | 《华丽气派与古典优雅的〈再世红梅记〉》 | |
18 | 《澳门奇缘──欣赏〈山中奇缘〉》 | ||
19 | 踱迢 | 《牡丹・吉祥》 | |
20 | 戴定澄 | 《“西斯汀”合唱团音乐会评述》 | |
21 | 《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听后》 | ||
22 | 锺世杰 | 《“歉意”的感触──〈三种辛波丝卡・演出I〉》 |
6. 《 2012-2014 年度澳门 演艺评论选‧外地作者卷》入 选名单 主编:莫兆忠
年度 | 序号 | 作者 | 入选作品名称 |
2012 年度 | 1 | 吴思锋 | 《自我清理的沉淀时刻〈凝视流动〉》 |
2 | 林正尉 | 《是“城市艺穗节”?还是给“城市”的艺穗节?──“第十二届澳门城市艺穗节”评论》 | |
3 | 梁伟诗 | 《黑光剧与环境剧场──澳门艺术节二○一二》 | |
4 | 邓正健 | 《咖喱骨们的想像与抵抗》 | |
2013 年度 | 1 | 小西 | 《透视当代剧场的表演性》 |
2 | 《澳门梦幻劫》 | ||
3 | 于善禄 | 《任重道远的戏剧农庄──从“第二届亚洲青年戏剧汇演”说起》 | |
4 | 《一个关于“跨越”的澳门梦》 | ||
5 | 周伶芝 | 《身体书写将被遗忘的历史,记忆所系之舞蹈》 | |
6 | 《一堂寻找社会动能的寓言课》 | ||
7 | 肥力 | 《澳门艺穗节──艺穗能否与城市一起成长》 | |
8 | 俞若玫 | 《不谈作品,先谈人,好吗?》 | |
9 | 郭亮廷 | 《来自澳门的瓶中信》 | |
10 | 陈国慧 | 《为何交流、为谁交流──从第廿四届澳门艺术节戏剧节目谈起》 | |
11 | 杨伟杰 | 《评〈中乐新风〉》 | |
12 | 《评〈银幕留声〉》 | ||
13 | 邓正健 | 《以“本土”作赌注:〈大世界娱乐场〉》 | |
14 | 《撇清本土,诱出喧闹──看〈金龙〉》 | ||
2014 年度 | 1 | 小西 | 《〈威尼斯人想买楼〉的意图与表演》 |
2 | 王墨林 | 《除了刺青,还看到多少“真实”?》 | |
3 | 曲飞 | 《真摰、勇气、赤裸──短评应届“澳门城市艺穗节”》 | |
4 | 吴思锋 | 《非关政治的时代感怀〈云端〉》 | |
5 | 《励志、生命政治,写实与虚构〈其实我们〉》 | ||
6 | 林乃文 | 《身体作为无法化约的差异》 | |
7 | 纪慧玲 | 《如诗,沉重与轻盈──关于〈石头雨.海之歌〉》 | |
8 | 《脉络比评价重要──〈MOP〉的观察》 | ||
9 | 梁妍 | 《关于福隆计划的一些话》 | |
10 | 郭亮廷 | 《澳门身不由己──评〈咏舞南音〉》 | |
11 | 杨伟杰 | 《评〈林子祥与澳门中乐团〉》 |
本文来源: 文化局
07.10.2015 18:38
文化局续设文化遗产流动宣传站
调整8月至10月份设站地点
为向市民及旅客宣导文化遗产保护讯息,文化局
荔枝碗船厂片区周末特色市集
第三期摊位接受报名
荔枝碗船厂片区X11-X15日前已正式启用,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