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海关首破涉假建材案

29.01.2015  17:11

   澳门海关接获市民电话热线举报,称其日前於路氹区某建筑工地发现有怀疑假冒建筑用电器材料,因为现场所使用的材料,无论外观及商标均与正品存在差异,所以怀疑该批材料为冒牌货,遂向海关作出举报。海关接报後,立即派出知识産权厅侦查人员对相关店铺及建筑工地进行调查,发现店铺所出售的电器材料外表和商标粗糙,於是采取突击搜查行动,在该北区某电器店铺及路氹建筑工地内合共带走三男一女及一批涉嫌假冒商标的电器材料返回海关总部协助调查,其中一名男子为电器店铺东主涉案被海关落案起诉,将移送检察院侦办。

  於一月二十七日,海关知识産权厅侦查人员掌握相关情报後,同时在得到品牌权利人的充分配合下,对本澳北区某电器店铺和路氹新城大型地盘工地的两个地点进行突击搜查行动,以蒐集违法证据。搜查行动期间,海关侦查人员双管齐下,先在北区某电器店铺搜出一批怀疑侵权的电器建筑材料,同时亦在路氹新城某大型建筑工地内查获另一批涉嫌假冒的同一类型电器建筑材料。合共查获标示有「WEW」和「W.E.W」商标之电器材料共一千二百八十一件,若以正价出售为十七万三千澳门元。上述物品经核实,其品牌商标已在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局作出合法注册登记,经品牌权利人代表监定该批物品皆为假冒货品。

  涉案被落案起诉的店铺东主,姓邓,男性,年龄六十六岁,为香港人。其声称是次被海关所扣查的冒牌电器材料均购自外地,线槽产品购入价为每吨港币六千至七千元,售出价为港币一万元,梳茜产品则以形状及规格不同作定价。海关将以第九七/九九/M号法令《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第二百九十二条(将产品或物品出售、流通或隐藏),及第六/九六/M号法律《妨害公共卫生及经济之违法行为之法律制度》第二十八条第一款a)项(货物欺诈)所指之犯罪,控告该名人士,并送交检察院处理,一经定罪,将处以最高五年徒刑或科最高六百日罚金。

  是次案件中,该电器材料品牌「WEW」为澳门一大型博彩企业建筑工地所指定供应品牌之一,由於采购规模庞大,所以引致不法宵小以假充真牟利。但电器材料是建筑及装修工程中至关重要,线槽及梳茜的表面光滑度、介面位元的契合度均需要经过严格处理和控制,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将埋藏於线槽及梳茜内的电线保护层刮伤及损坏,继而引起机电设备短路,更有甚者会引发火灾,造成生命及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早年该大型建筑工地由於因故引致而停工,而後续工程由其他建筑公司接手。所以尽管建筑工地有其自身的施工技术规定,不符合标准或者未经授权的品牌建筑材料,是不能进入工地的。但不排除有新承建商在接手期间选择供应商方面出现纰漏,令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以假乱真。嫌犯贩卖涉嫌侵权货品部分标示有「W.E.W」商标,与正牌「WEW」相比,就是鱼目混 “双”珠,蒙人害已。

  是次侵权物品为建筑用电器材料,虽然真货与涉嫌冒牌货用料和形状相似,但若既为仿冒正品,那赝品的质量应不及真货好。倘每种建筑材料也渗入假货,则建筑物定必与原设计不符,严重者可引致危害到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关情况已即时通知该工地负责人,以制止不利因素进一步恶化。澳门海关作为本地执法机关,将爱澳护民,继续以严谨的态度,致力打击伪冒侵权物品,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及维护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良好形象。海关呼吁负责任的营商者,不要为谋取自身利益而不顾消费者的权益。另外,售卖任何侵权产品均为严重的刑事罪行,违法者可被判监,并会留有案底,後果十分严重。希望各界人士珍惜前途,切勿以身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