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倡针对性保育古建筑
为收集区内居民对《澳门历史城区保护及管理计划》框架的意见,街总中区办事处昨日举行了一场谘询会,邀请街坊、区内坊会及庙宇负责人等,与文化局有关官员对话,就历史城区保护讨论及发表意见。新桥坊会副理事长杜灿荣指出,新桥区内有不少古建筑和文物值得保留,其中位於凉水街的旧村屋保留了古村落特点,冀当局收购及适当修葺。
保育改善旧城环境
“街坊茶聊之《澳门历史城区保护及管理计划》框架谘询会”昨日下午三时半在新桥花园仔举行,由街总副理事长陆南德主持。出席的文化局代表包括文化财产厅建筑师梁惠敏,以及黄一翔、苏建明及彭秀丽。新桥坊会、三巴门坊会、提柯坊会、水荷雀坊会、望厦坊会、工羡行会馆等街坊代表与会。
杜灿荣指出,街坊期望藉着是次谘询会,向文化局反映认为具保育价值的古建筑和文物,冀当局进行针对性保育,并设计出良好的保育方案。一个城市必须保存过往的历史记忆,否则无法吸引游人。举例在新桥区内,就有包括渡船街一号的四座古建筑、工羡行会馆等文物及古建筑,希望有关当局做好相关保育工作,藉以改善旧城区的工商、生活和居住环境。
收购村屋保留特色
他称,凉水街现时仅存的数间旧村屋,因被当局指是文物,业主不能拆掉重建,然内里早已残破不堪,有白蚁虫蛀、漏水等问题,并不适合居住。建议文化局以市价收购这些村屋,或采以屋易屋方式,保留古村落特色的同时,适当安置原本在其中居住的居民。
梁惠敏表示,政府现正就《澳门历史城区保护及管理计划》框架进行公衆谘询,在多场谘询会中,与会者主要关注文物保护工作、人流控制、完善历史城区等。文化局将待谘询期结束後整理意见,於一百八十日内公布相关报告。她又表示,不动产文物普查工作正一直进行当中,当局在收集到居民意见後,会作分析和跟进,对有条件的文物优先进行保育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