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男子涉走私仿真枪 火药推动非气枪

15.01.2015  15:51

  澳门海关联同治安警揭发一宗用火药推动的仿真枪案,起出三支“GLOCK 17”高度仿真短手枪,调查并发现有人利用伪冒贴纸贴在包装盒上,企图避开执法部门视线。案中一名本澳男子被海关行政起诉。海关和治安警将对该三支仿真枪进一步监定,以确定其威力是否超出规限而触犯刑法及相关法规。

  不符申报内容

  涉案男子姓邝,四十一岁,本澳居民,本澳某运动用品专门店负责人,该店主要经营批发仿真枪及军用品服装生意。

  去年十月,治安警情报厅枪械暨弹药科警员应申请人报关进口一批仿真气枪到内港码头检查,在码头发现一批从外地进口澳门四十多种不同的型号合共八十一支长短枪,其中三支“GLOCK 17”高度仿真短手枪,需用火药作推动,该进口准照所申报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治安警遂与海关联合调查。经检查及测试,发现该三支仿真短手枪,与市面上售卖同型号玩具气手枪不同,其不是用气体作为动力,亦不能发射六毫米胶珠,需用火药推动。

  无法出示货单

  调查发现,该三支“GLOCK 17”高度仿真枪包装盒上生产商号名称为“TANAKA”,却被人用白色贴纸遮盖,贴纸写上“MARUI”的字样,以符合申请进口准照内描述。同时说明书被故意用黑色胶袋包裹,有充分证据显示涉案人鱼目混珠,企图蒙骗海关和治安警察局人员检查。涉案人无法出示相关仿真枪及零件的准照及申报单货物文件。有人涉违反《对外贸易法》。

  警将验证威力

  海关对该案开立卷宗调查跟进後,已完成预审程序,涉案商舖和店主已被海关行政起诉。海关技术及诉讼处与治安警枪械暨弹药科亦会将该三把仿真枪作进一步监定,以确定其威力是否超出规限而触犯刑法及相关法规。海关提醒业界,任何货物进出口,均需按照澳门《对外贸易法》等法律规定,依法向海关申报,所申报内容必须与事实相符,在办理受管制货物清关前,必须要事先取得本地区权限部门发出的准照许可。今次所扣押的货物,属受预先许可制度约束类别,在没有权限实体发出的准照下进出澳门,即属违法,涉事人会因触犯相关法例而须负上应有责任。